應屆DSE生受政治因素影響 考慮內地升學意欲低 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03/08 14:36

分享:

分享:

無論考慮前往內地或臺灣升學,會考慮畢業後留在當地發展的學生百分比均有上升,内地及臺灣分別升19個及10個百分點。

讀大學為中學生重要的一個里程碑,一項調查指,今年不足2成本地應屆文憑試考生會考慮到內地升學,與雨傘運動後考生對當地升學意欲同為最低一年。相反考慮到台灣升學今年則有3成人,較去年上升8%。學友社表示,考生主要以當地政治環境為考量,建議勿因疫情、政治問題等短期因素影響長遠的升學計劃;同時更料今年為歷來最易入讀本地大學的一年,估計5科17分也能入讀。

學友社於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間,以問卷調查形式成功訪問1308名應屆文憑試考生,了解他們前往內地及臺灣升學的意向及認知。調查發現,一成半考生會考慮内地升學,較去年跌5個百分點。更發現35%是因朋友或家人鼓勵而考慮內地升學,較去年增加16個百分點,反映近期多了家長因擔心學生在本地的學習環境,而鼓勵子女到外地升學的現況,「主要是內地父母擔心子女在港受排斥。」至於不考慮內地升學的因素主因當地政治因素或制度,較去年大升32%,達69%。至於臺灣升學方面,今年有3成人考慮,較去年升8個百分點,亦有37%源於政治制度因素,較去年升20個百分點。

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指出,學生對兩地的升學意欲,明顯受去年下半年社會事件影響,故選擇升學地點時更看重政治環境或制度。他稱,去年考慮到內地及臺灣升學的人數差距只有2個百分點,但今年差距達1倍,同時今年與2015年(雨傘運動後)同為本地考生對內地升學意欲最低一年,但認為今次港生選擇往內地升學跌幅嚴重,社會事件的影響亦較大。他解釋,以往港生對內地大學多了認識及認同,如交流團及姐妹學校,但仍然少了人選擇,反映政治環境是最大及廣泛因素;而歷經雨傘運動後2015年內地來港學生仍多,惟相信今年內地來港生卻會減少。他建議,升學選擇是一個長遠決定,呼籲學生勿太受個別短期因素影響。

吳亦稱,調查雖未反映現時疫情影響,不過疫情屬短期情況,相信不影響學生長期升學的計劃,故料只會微跌,而台灣則不會太多變動。他更提到,有關外地升學查詢變多,前年3月至去月2月只得7.9%,去年3月至今年2月則有12.3%。他料,今年為本地升學歷年最易一年,以往最低要求為5科18分,料今年再低1分也可入學。

記者:胡靜嫻